台灣人平均一天用社群多久?全球螢幕使用時間最少的是哪一個國家?使用者更愛抖音(TikTok)還是 Instagram?

台灣人平均一天用社群多久?全球螢幕使用時間最少的是哪一個國家?使用者更愛抖音(TikTok)還是 Instagram?

根據全球螢幕使用時間的數據,發現一些有趣的事:

  • 台灣社群使用時數以全球而言,算是中偏低(每天 2 小時)
  • 日本是全世界,社群使用時間最低的國家(每天不到 1 小時)
  • 全世界社群使用時間排名前 10 的國家,集中在非洲、中南美洲、東南亞與中東

下面兩張圖由 ElectronicsHub 製作,分別將「網路使用時間」與「社群使用時間」除以「清醒時間」。

The average screen time by country surveyed by ElectronicsHub.

全球網路使用時間 / 清醒時間。source: ElectronicsHub

The average social media screen time by country surveyed by ElectronicsHub.

全球社群使用時間 / 清醒時間。source: ElectronicsHub

平均而言,台灣人一天醒著的時間裡,有 42.98%(7 小時 20 分鐘)在使用網路,其中 12.48% 醒著的時間(2 小時)使用社群媒體。

日本則是網路用得最少的國家,每天只用 4 小時 4 分鐘,只有 55 分鐘是使用社群媒體。其中肯定有很多不同的因素。直觀上,日本的高齡化明顯、工作壓力大,或許因此減少了社群媒體的使用。

ElectronicsHub 這兩張圖的數據又來自 Datareportal 的報告,為綜合多個資料源(GWI、data .ai、Similarweb、Semrush⋯⋯)撰寫。下圖是 Datareportal 的原始圖表(我用箭頭將台灣標出來):

Daily time spent using the internet in Taiwan.

網路使用時間

Daily time spent using social media in Taiwan.

社群使用時間

本篇是讀完 2024 年上半年的兩份報告,整理出的 insight:

  1. 過去一年,人們花在媒體的時間減少
  2. 使用最頻繁的網路服務,仍然是聊天與社群
  3. 平均活躍使用者時數第一名:TikTok(Instagram 的兩倍)
  4. 全球票選最愛的社群媒體:Instagram

*這邊 ElectronicsHub 為求方便,將「螢幕使用時間」直接等同於「網路使用時間」。然而用螢幕時也可能是離線在寫作或畫圖,而用網路也可能是在聽音樂、沒有使用螢幕,因此實際上兩者的時間即使相近也不能直接等同,特此註明。

一、過去一年,人們花在媒體上的時間減少了大約 2~3%

Daily time spent with media

Source: Datareportal

根據 GWI 的數據,過去一年,儘管使用網路的總時數沒有改變,人們花在串流影音、社群媒體、新聞、音樂、Podcast、遊戲⋯⋯等媒體的時數——全部都下降了。這對於 Netflix、Disney、Spotify 等媒體類型公司或許會是衝擊。

不過,最嚴重的是新聞,下滑了 9.3%。而這也符合路透新聞學機構(RISJ)的 2023 年報告:

「48% 的受訪者表示對新聞『非常』或『極度』有興趣,這在 2017 年是 63%。」

至於為何媒體花費時間減少,報告中並未提及。我個人推測,可能是因為疫情終於結束,人們開始旅遊、實體社交、從事戶外活動,將較少的時間分配給網路媒體。目前我更傾向是暫時現象,修正自疫情來過度上漲的媒體消費。實際情況,還有待接下來繼續觀察趨勢。

二、但使用最頻繁的網站 / app,還是聊天與社群媒體

Top types of websites visited and apps used

為了接下來方便比較,使用一月的數據。四月數據亦相差不大。Source: Datareportal

分別有 94.7% 與 94.3% 的人表示,過去一個月曾使用聊天訊息與社群媒體。第三名是搜尋引擎(80.7%),第四名是電商購物(74.3%)。

不意外地,相較其他年齡層,年輕人(16~24 歲)使用聊天與社群最頻繁。

其中,使用社群的主要理由是「與朋友和家人保持聯絡(49.5%)」,佔比遙遙領先後面的「消磨時間(38.5%)、「閱讀新聞(34.2%)」、「找文字或影音內容(30.2%)」。

Main reasons for using social media

Source: Datareportal

不過「使用網路的主要理由」,第一名則是「尋找資訊(60.9%)」,第二名才是「與朋友和家人保持聯絡(56.6%)」,第三名是「看影片、節目或電影(52.3%)」。

Main reasons for using the internet

Source: Datareportal

報告中沒有針對這點深入討論,但很可能是人們對於問卷的預期心理。講到「網路」,我們第一直覺可能還是搜尋引擎,而有時忽略了社群 app 也是網路的一種形式。

不過無論如何,「保持聯絡」都在前兩名。人真的很渴望與其他人連結,這個需求遠超過對於內容的消費。如同報告裡所說的,「內容消費,只不過是為了找到跟其他人聊天的話題而已。」人類果然是高度社會性的動物。

*以上均為 2023 Q3 的資料。

三、平均活躍使用者花的時間:TikTok 第一名

Social media apps: available time per user

Source: Datareportal

平均每位活躍使用者,每個月花在各種社群媒體 app 的時間:

  • TikTok:31 小時 47 分鐘
  • YouTube:27 小時 43 分鐘
  • Facebook:19 小時 27 分鐘
  • WhatsApp:16 小時 58 分鐘
  • Instagram:16 小時 28 分鐘
  • LINE:8 小時 4 分鐘
  • X (Twitter):5 小時 19 分鐘

根據官方提供的廣告受眾量,TikTok 已經成長到和 Instagram 差不多大——TikTok 為 15.6 億,Instagram 為 16.5 億。但有趣的是,Instagram 的每日使用時數,只有 TikTok 的一半左右。

另外,當時(2023 年底)剛上線不久的 Threads 則是有點可憐的 14 分鐘⋯⋯不知道現在有沒有成長。

Social media apps: average session duration

Source: Datareportal

而每次開啟 app 使用的時間,則是 YouTube 最多:

  • YouTube:7 分鐘 37 秒
  • TikTok:5 分鐘 52 秒
  • Facebook:3 分鐘 44 秒
  • Instagram:2 分鐘 51 秒
  • Reddit:2 分鐘 38 秒
  • X (Twitter):2 分鐘 21 秒
  • LINE:1 分鐘 22 秒

報告中也提到,相較於上一季的數據(2023 年九月),幾乎所有的社群媒體使用時數都下滑了,只有 X (Twitter) 逆勢成長。

*出於 iPhone 隱私緣故,資料來源只有 Android 版,時間為 2023 年十月到十二月

四、全球最愛的社群平台:Instagram

favorite social media platforms

Source: Datareportal

當問到最喜歡的社群平台,Instagram 獲得了 16.6% 的票數,緊追在後是:

  • Whatsapp(16.3%)
  • WeChat(13.0%)
  • Facebook(12.7%)
  • TikTok(7.9%,指的是中國以外的)
  • 抖音(6.7%,指的是中國版)

即使把 TikTok 和抖音加起來,還是少於 Instagram。也就是說根據調查,大家嘴上說喜歡 IG,雙手卻很老實地用 TikTok 用最久。

當然得票率跟年齡分佈有很大的關聯。Instagram 在 16~34 歲獲得最高票,Whatsapp 則是吃 35~64 歲、主打中老年選民。

favorite social media platforms

Source: Datareportal

除了以上提到的,報告裡還有像是搜尋引擎流量、遊戲時數、Gen Z 的網路使用行為等等,相當豐富,有興趣的話推薦點擊進入閱讀:

兩種不同的社群使用形式:主動與被動

報告中提到,「社群媒體」實際上分為兩種使用情境:一種是主動使用(留言、互動、聊天),另一種則是被動接收資訊。

我們認為,花愈多時間只是「滑」貼文,就愈容易感到焦慮。由於社群媒體的設計能刺激多巴胺,愈是焦慮,就愈傾向透過滑社群來緩解,形容一種負向的循環。

這也是開發 Clarymind 的最主要動機。

推薦給大家的作法:

  1. 將所有社群 App 都從主畫面移除
  2. 工作時把手機放到眼角餘光看不到的地方(如:抽屜)
  3. 用 Clarymind 限制 app 使用量

帶來的效果是,因為社群而焦慮的情形大幅減少,心情更加穩定。分心機會減少,也可以有更多專注的時間、完成更多想做的事。

另外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讓人更有意識「主動使用社群」,而非出於習慣而滑。每天有限量地使用,讓人既能了解時事與吸收新知,而不致於消耗過多的時間與專注力。

即使不用 Clarymind,前兩者也有一定的效果,推薦大家嘗試。

如果你想試試看把 App 鎖起來有沒有效,可以看看下方的 demo 影片,或是到 App Store 下載 Clarymind。有任何心得,歡迎隨時私訊我,或是加入我們的 Discord

What can you get from Clarymind? Get happier and calmer, replace mindless scrolling with mindful habits, and reduce anxiety with app blockers and fun activities.

▶︎ App Store 下載 Clarymind

更專注、更健康、
更有生產力

如果你能在接下來三年,每天都維持最佳狀態,你會完成什麼、成為怎樣的人?讓 Clarymind 和你一起每天進步,成為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