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減少使用 Instagram 的時間?(2024.10 更新)

如何減少使用 Instagram 的時間?(2024.10 更新)

你是否曾經在滑 Instagram 的時候突然驚覺,怎麼在不知不覺間,一個晚上就這麼過去了?你一天花了多少時間滑 Instagram 呢?

如果每天花 2 個小時,一個月就花了 2.5 天在 Instagram 上。 如果再把時間拉長到一年,等同於每年在 Instagram 花了整整一個月!

當 8 歲到 80 歲,都維持同樣的使用頻率,就是人生中有整整 6 年,不吃不睡都在滑 Instagram。這還不包含你花在 Facebook、X(Twitter)、Threads 上的時間。

如果想改變這個狀況,不妨在自己手機上建立一個新的系統,進行小規模的社群戒斷,找回生活的專注力。讓你可以更有效率地工作,並且更享受每個當下。

Clarymind 是一個 Self Care App,主打的 Focus 功能,可以讓你減少社群使用,提高專注力,並且有呼吸、冥想、Affirmation 等自我照護工具箱。

▶︎ 下載 Clarymind

一、掌握自己社群使用時間,每週覆盤

在 iPhone 手機,可以查看自己的手機使用時間紀錄,甚至可以進一步檢視自己在「各種類 App」,和「個別 App」的使用時間(iPhone 的 App 分類,包含社交、遊戲、娛樂、教育、生產力工具與財經、旅遊等)。

查詢位置在:「設定」 >「 螢幕使用時間」 > 「查看所有活動」。

How to check your usage history on an iPhone

查詢自己手機使用紀錄的路徑:「設定」 >「 螢幕使用時間」 > 「查看所有活動」

選擇「週」儀錶板,就可以看到自己本週「每日平均使用社交 App 的時間」。

建議將「上週社交類 App 使用時間」乘以 70%,作為第一階段努力的目標。後續可以每週降 10% ,逐步調整困難度。

當然,如果你會因為工作需求而使用社交 App ,可以把這些工作所需的社交 App 使用時間扣除。儀表板的第二部份,就可以查到各別 App 的每週使用時間。

How to view total and individual social app usage time on an iPhone

左圖:可以在「週」儀錶板,看到自己本週「每日平均使用社交 App 的時間」。
右圖:儀表板的第二部份,可以查到各別 App 的每週使用時間,可以把因工作所需的社交 App 使用時間扣除。
另一個查詢週報表的路徑:點選右圖上藍字「顯示類別」,再點選「社交」,可以查到過去一週社交類 App 的各別 App 使用數據。

特別想提醒的是,「每日拿起手機的次數」數值同樣值得留意。你可以透過這個數字,計算出你現在「每小時拿起手機的次數」。

你也可以開始觀察自己,是否但凡有一有點焦慮和無聊,就先找手機呢?

以及你拿起手機後,最常第一個使用的 App 是哪一個呢?

How to check daily iPhone pickups and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first app

螢幕使用時間報表中,也可以查到自己每日拿起手機的次數,以及每次拿手機時,最常第一個使用的應用程式。

二、關掉不必要的手機通知

把不必要的通知都關掉,保持日常的專注力。

你可以查詢每日推送給你最多通知的 App 是哪一個,評估是否有接收的必要性。

查詢位置在:「設定」 >「 螢幕使用時間」 > 「查看所有活動」。

How to check which app sends you the most daily notifications on an iPhone

螢幕使用時間報表中,也可以查到哪個應用程式推播給你最多通知。

如果你懶得一次檢查清理,也可以一有新的通知,再當下評估:「這些通知是有幫助的,還是干擾雜訊?」判斷是干擾的,當下立刻刪除或封鎖。

不要小看每次收到通知時,你被打斷的專注力,長時間下來對你的生產力造成的影響。

請記得保留銀行刷卡和帳務的通知。

也請記得保留 Clarymind 的通知,Clarymind 的通知是為了解鎖你的 App,如果你關掉通知,就無法成功解鎖了。

請別擔心,Clarymind 不會傳送任何行銷推廣的通知給你。

三、使用 Screen time App,建立 100% 避免無意識滑手機的系統

如果你看過《原子習慣》,想必很熟悉「建立執行系統」這件事。千萬不要將一切的改變,全權指望於自己的自律。即使你自認是一個非常自律的人,同樣如此。

因為每一次的控制、決策、忍耐,都會耗損精力,減少我們的意志力。這就是自我耗損(Ego-depletion)。

而意志力是有限的資源,每一次的耗損,都會影響自我管理的執行能力。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能量耗損,我們該做的事是,建立一個可以讓自己「自然而然」,並且「不小心就達成」的生活和工作系統。

Clarymind 可以幫你把社群 App 鎖起來,避免你一有空或焦慮,就無意識地滑社群。

how to reduce your social media screen time with Clarymind

左圖:在 Clarymind 完成「將社群 App 鎖起來」的設定。
右圖:社群 App 鎖起來的畫面。

使用 Clarymind 的流程:

  • 選定一個 App,設定每天要用的次數、時間
  • 設定完成後,未來只要打開 App ,就會先跳出阻擋畫面
  • 如果想解鎖,則點擊上方跳出的通知,需要先做一次呼吸練習,才能解鎖(如果解鎖次數沒超過當日限定次數,可以選 skip 跳過呼吸步驟)

how to unlock an app with Clarymind

左圖:用 Clarymind 把社群 App 鎖起來後,你打開社群 App 會出現的畫面。
右圖:每次解鎖前,需要先做一次呼吸練習(如果沒超過當日次數,可以選 skip 跳過)。

▶︎ 立即下載 Clarymind

四、善用 iPhone 內建「專注模式」和「螢幕使用時間」

  1. 在 iPhone 內建「專注模式」,你可以設定在各個狀況下:
  • 誰可以聯絡你?
  • 哪個 App 的通知可以跳出來?
  • 鎖定畫面和開啟主畫面長什麼樣子?

「專注模式」設定位置在:「設定」 > 「專注模式」

how to set up focus mode on an iPhone

在工作的時候,可以設定更嚴格、不容易被手機打擾的「專注模式」。

  1. 在 iPhone 內建開啟「停用時間」,可以停用 App,以及無法接收到任何通知。僅有你在「通訊限制」設定的停用時間內允許通訊對象,和在「永遠允許」設定的 App,可以聯繫聯絡你。

how to set up downtime on an iPhone

「停用時間」適合設定在自己的睡覺時間。在睡覺前 1 小時就遠離 3C,也可以提供睡眠品質。

  1. 在 iPhone 內建設定「App 限制」,可以設定每個 App 每日可以使用的時數,在達到當天上限後,會自動跳出已達當日可使用時數上限的鎖定畫面。

「App 限制」和第三點 Screen Time App Clarymind 的差別為:

  • 達到當日上限才會把 App 鎖起來,在那之前你可以直接開啟 App (v.s. 採用 Clarymind 則預設 App 會鎖住,使用時才解鎖)
  • 當你達到當日上限後,有一鍵解鎖的機制,可以直接繼續使用(v.s. Clarymind 不允許一鍵解鎖)

建議「App 鎖定」功能和「Screen Time App」不要同時使用。因為 iPhone 相關的 App 鎖定機制,都是利用 iPhone 內建的計時工具來倒數。當多個應用程式,同時向 iPhone 計時工具發送需求,可能會導致計時發生錯誤。

how to set up app Limits on an iPhone

開啟「App 限制」後,可以每個 App 各別設定限制時間。

The screen that appears after exceeding app limits on an iPhone

「App 限制」到了限定的時間,可以一鍵開啟。好處是方便,壞處是容易習慣忽略提醒。

五、為自己建立一個簡單的原則,無痛保留完整專注時間

前述講的,主要是介紹工具,和說明你可以如何設定和使用工具。

最後想分享一個進階的心法應用: 你可以幫自己建立一個簡單好遵循的原則,來保留比較完整的線下專注時間,幫助自己避免社群干擾,進入心流。

比如說:

  • 中午以前不滑社群
  • 下班後不滑社群
  • 晚上 10:00PM - 10:30PM 才可以開社群

讓自己還是有放風的彈性,但同時在一天裡保有一段完整的專注時間。


最後想跟大家分享,要長期維持好習慣運作,可以應用的心法是,不要連續錯過第二次。

「完全不能錯過任何一次」這個想法,容易給人帶來很大的壓力,而這個壓力,可能會讓我們選擇算了乾脆全部放棄。

所以就算中間有一天沒有達成,我們要鼓勵自己的是,「不要連續錯過第二次」。

今天超過預計的社群使用時間,沒關係,但明天絕不超過預計的使用量。

如果你對生產力、心理、健康等議題有興趣,歡迎加入 Clarymind Community Discord,一起討論。

也歡迎下載 Clarymind,體驗看看用 Clarymind 來減少社群 App 使用的成效。

「想要預測自己人生的走向,只要追蹤微小收穫或微小損失的曲線,然後看看你每天的選擇,經過十年或二十年會被「複利計算」成什麼。你每個月都賺得比花得多嗎?你每週都有上健身房嗎?你每天都有透過閱讀學習新東西嗎?這些小小的戰役會決定未來的你是什麼模樣。」 —《原子習慣》

更專注、更健康、
更有生產力

如果你能在接下來三年,每天都維持最佳狀態,你會完成什麼、成為怎樣的人?讓 Clarymind 和你一起每天進步,成為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