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個避免拖延症的系統性方法|拖延是你大腦的保護機制

4 個避免拖延症的系統性方法|拖延是你大腦的保護機制

近幾年的體會是,拖延症並不是一種「症」。

拖延症是我的大腦在保護我,別碰那件很困難的事。

很多時候,在做一件拖很久的事情後,回過頭去看為什麼拖延,才發現當初的自己判斷是正確的,這件事真的很難。

  • 寫完文章後,才發現真的很難寫,花了好幾個小時
  • 做一個功能後,才發現 scope 比想像還大

人們拖延,往往有背後的原因,只是自己的理智還不知道。

直覺或情感上發現了強烈的阻礙,但理智卻天真地以為:「就去做就好了!為什麼不做!」

甚至因此苛責自己。

所以,解決拖延的第一步是先善待自己:你沒有「問題」,不需要「被解決」。

當然,也別純靠意志力或蠻力克服(往往只是更痛苦、讓拖延症嚴重),你可能只是需要一套系統:

一、把事情切小,小到確定可以在一小時內做完

寫文章很痛苦,那可以改成寫大綱。

如果寫大綱還是很痛苦,那可以改成記錄下 10 個可能的切入點。

二、設個一小時的鬧鐘

步驟一有趣的是,你不一定需要精準估計時間。

你只需要成功欺騙自己的大腦:「這件事超簡單,我一小時一定做得完」。

所以我常用的 hack 是:設定一小時的鬧鐘,告訴自己「接下來一小時,我一定能把這件事搞定」。

即使最後花了三小時,那又如何?我已經不拖延了。

三、找到「只要做了,剩下的事就會自動做下去」的觸發事件

對我來說,是坐下來、戴上耳機聽音樂、開始做步驟一那件小事。

只要我做了這個儀式,剩下的事情就會神奇地被我順便做完。

四、排除任何會打斷專注的分心因素

好不容易進入了心流,當然不可以被打斷:

  • 關掉社群
  • 開啟勿擾模式
  • 把手機放到眼角餘光看不見的地方
  • 告訴身旁的人(如,家人),自己接下來一小時都要專心做事

如果你需要在專注時把社群都鎖起來,避免自己一直去滑,也可以試試 Clarymind

將拖延視為「聰明的警告」

與其因為一直拖延而自責,現在的我,改為將拖延視為「聰明的警告」。

是某個比較聰明版本的我,想讓我知道:這裡有待解決的不確定性,別貿然衝進去。

並告訴自己,並不是我不夠好。既然這件事這麼難,那顯然需要很多時間。

不論本來以為多快可以完成,都做好心理準備可能會花三五倍的時間來完成。

以前的我,有時會進入這種反覆循環:

事情很困難 → 拖延 → 焦慮 → 滑社群 → 時間更不夠 → 事情變得更困難 → 拖延 → ⋯⋯

Clarymind 可以避免自己滑社群,進而打破循環。

這解決了我的拖延,順便解決了我的焦慮。

本文獲授權轉載,原文刊登於《本質思維》

更專注、更健康、
更有生產力

如果你能在接下來三年,每天都維持最佳狀態,你會完成什麼、成為怎樣的人?讓 Clarymind 和你一起每天進步,成為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