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週做完一年工作 The 12 Week Year | 把你的新年願望翻出來,把內容改寫成「接下來 12 週的目標」

12 週做完一年工作 The 12 Week Year | 把你的新年願望翻出來,把內容改寫成「接下來 12 週的目標」

the 12 week year

圖片來源: 誠品線上

如果每一天你都發揮自己最大的潛力,你的人生會有什麼變化?

這個震撼人心的問題,是全書的開頭。

透過這個問題,你應該可以想像這本書想要達到的目的:幫助每一個人發揮最佳水準,去過他們有能力過上的最好生活。

《12 週做完一年工作》這本書在談的,並不是我們每年花三個月工作、剩下九個月休息。而是強調,如果每三個月,你都可以像「每年年底」的時候,這樣認真審視自己過去一年的表現,並且努力衝刺達成設定的目標,那麼你的一年可以完成多少事?

這本書厲害的地方在於,他拆解了會讓你阻止你正確行動的關鍵原因,並告訴你要如何破解。

一起來破解我們不正確行動的原因:

問題一:一年太長了,讓我們失去急迫感

不管是個人還是公司,都常用「年度計劃」、「年度績效」、「新年願望」,來規劃未來一整年想要達成的目標。

以一年的時間維度,來規劃目標,並在 12 月 31 日這天作為結算日,來衡量自己的表現,這會有以下兩個問題:

  • 我們誤以為還有很多很多的時間,晚點做,也來得及。
  • 相信「現在的問題,也許幾個月後就會解決」,期望未來會發生某種奇蹟,而不是促成當下的行動。

不知道你對此有共鳴嗎?我快速回顧了我的職場經驗,和 1 月初寫下的新年願望,不得不同意,確實是如此……。

就算我們採用年度計劃,也仍然達成了目標,但這並不代表這是個最佳作法。因為採取這個方式時,我們可能並沒有被激勵「在每一天拿出最好的表現」。畢竟目標也有難易的差別,我們當然也可以把三五個月就可以完成的事,拉長到一年內完成就好。

所以作者建議,凡是在你心中,現在以一年作為維度來規劃的事情,都轉換成三個月吧。三個月的長度,沒有長到讓人覺得可以延遲行動,但同時卻保有足夠的時間,可以完成一件重要的事。

問題二:我們(還)沒有為自己找到足夠的強大的理由,撐過行動的不舒服

重要的行動很多都是新的嘗試,新的行動常常是不舒服的。如果我們沒有為自己找到一個足夠強大的理由,便很難捱過這些過程。

你想要一個什麼樣的生活呢?作者羅列了方方面面的領域,包含人際關係、收入、健康、心靈等。他說,你想要什麼樣的遺產?你想要為自已和家庭掙來什麼?

我們需要珍惜這些目標,遠勝過當下的舒適,才能帶來一個又一個的行動。

問題三:我們依循了被動的本能,沒有主動而有意識地使用時間

如果我們對時間使用沒有想法,那等於是把我們的時間交給別人來決定。有意識地使用時間,提前計劃關鍵活動、去填滿生活,這並不是件直覺的事。

作者推薦在一週的工作中,用預留時間塊(time-blocking)這個作法,「提早」規劃以下的時間:

  1. 策略時間塊(stragic blocks) 每周安排一個連續三小時、不被任何事打擾的時間,執行策略和創造力相關的工作。

這段時間有機會帶來高品質的工作成果,或帶來主要的工作報酬。

  1. 緩衝時間塊(buffer blocks) 每天有30分鐘去處理低價值活動,像是收信這類型的例行公事。

每個工作可能需要不同長度的緩衝時間塊。但總之,這個方式重要的精神是「把不會帶來什麼經濟價值的活動」盡可能安排在一起。

  1. 抽離時間塊(breakout blocks) 從工作的狀態抽離出來休息,重振自己的精神。

最後,關於珍惜和把握時間,作者有提到一個我覺得工作新人要特別注意的點:不要總是重視客戶的事情,勝過自己的事情。實際上不管是客戶、老闆、同事、甚至是家人,都是如此。

不是說他們的期待不重要,而是我們要「主動」把可以累積自己技能、累積個人成就的時間,放在行事曆上,不能總是為了別人,推遲去創建自己在意的那個未來。

▶︎ 用 Clarymind來管理和追蹤自己的社群使用時間。Clarymind 可以協助你更主動、有意識地使用社群。每天少滑 2 小時,一年就能省下 730 小時。體驗試用版可以免費設定一個 App!

問題四:我們沒有追蹤自己的表現(也就不知道我們是否在一個正確的方向上)

在運動賽事中,球隊和教練會追蹤各種數據,才知道如何幫助球員和球隊有更好的表現。

在我們身上也是一樣的,只有當我們評量,我們才會知道,我們的行動帶來了多大的影響力和改變。你是你人生公司的 CEO,你需要掌握關於你自己的各種數據。

作者認為我們最應該追蹤的領先指標,就是「執行力」。畢竟我們對行為的控制能力,終究比對事情的結果來得大得多!

Clarymind 今日練習

你今年年初的時候,寫下了哪些新年願望呢?

  1. 把當時的紀錄找出來,寫一個「三個月」的版本。
  • 比方說,本來寫一年讀 36 本書,就改寫成三個月讀 3 本書。
  • 如果你對「三個月」的版本興致缺缺(這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我們大腦早已習慣一年為一個計劃週期)不妨先想像自己在 12/31 跨年的時候,告別舊的生活、迎來新的一個週期的的興奮,然後再想像,未來你每三個月,都經歷一次這個感覺!
  1. 如果你今年還沒有寫下新年目標,就趁著今天的機會,一起動手寫吧!寫下接下來三個月,想要完成的事情。
  • 你在感情或關係經營上,有什麼期待嗎?職場上,希望可以嘗試什麼新的挑戰,或得到什麼成果呢?你希望收集哪些新鮮的體驗,去哪些沒去過的地方呢?
  • 又或是,有沒有哪些陳年問題,你想要在這三個月啟動溝通,或作出什麼改變?

延伸閱讀:

數位深度大掃除 Digital Minimalism | 為你的手機寫一份使用說明書 | 理想的一天冥想

隱性潛能 | 持續去做那些「讓你不舒服的事」

4 步驟避免自我耗損:自律的關鍵,是打造系統與節省意志力

更專注、更健康、
更有生產力

如果你能在接下來三年,每天都維持最佳狀態,你會完成什麼、成為怎樣的人?讓 Clarymind 和你一起每天進步,成為最好的自己。